难忘的十年

   发布时间: 2018-03-25    访问次数: 374

难忘的十年


郝勇劳


召唤


一九七五年春,当我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专心致志地倾听钱伟长教授关于“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些想法”的报告时,深深地被他那饱含信息量、富有感染力的精采讲学所吸引,一个强烈的观念在我心中同声共鸣:“我们正在做我们的祖先,我们祖先的祖先,世世代代所想干而没有干成的现代化大业,炎黄子孙一定要为之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!”

不久,党中央、邓小平同志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传到了我的耳边:实现四化,必须“要改变干部队伍缺少专业知识、专业能力的状态”;“合格的大中小学教师,全国如果增加二百万,三百万,不算多”;“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,他们的创造性劳动,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”。

一天,南化无锡分院的两位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来到了我的家里,恳切地对我说:“我院近三百名七七级大学生,正焦急地盼望着政治经济学教师传授经济理论知识呢!我们完全相信您一定会在自己的专业上释放出更多的光和热。”

啊!这不正是党和人民在召唤他的儿子吗?这不正是自己实践马克思的名言——“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,我们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,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”——的大好时机吗?我毅然排除了周围同志的好心规劝和种种障碍,惜别了工作十八个春秋的工业建设战线,开始了新的生命征程。

幸福


八十年代的第一个金秋,我来到了太湖之滨的最大半岛——马山,开始了高校教师生涯。第一堂课的前夕,内心是既充满信心又焦虑不安的,自己究竟能否胜任呢?开课的最初五分钟,心情确实有些紧张,但很快就平静下来了——因为我看到的是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,接触到的是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;当我讲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时,同学们是那样的高兴;当我强调要用自己的热血来实现美好的宏图时,年轻人是那样的振奋……一百分钟很快就流逝了,教室里竟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一种轻松、快乐的幸福之情油然而生。

不久,我又愉快地担任了有机773、774班的辅导员兼班主任。从此,在我的回忆中又留下了一些不可磨灭的镜头:清晨,和年轻人一起奔跑在马山高低不平的新建公路上;夜晚,和同学们一起从图书阅览室出来,有时就住在学生宿舍里;假日,和同学们一起走向林间、登上高峰,促膝谈心,欢歌笑语,野餐美食……学院搬来常州以后,我曾和同学们一起举办了“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”、“迎接新技术革命”等专题讨论演讲会;组织或参加了高831、842、化812、841、842等班级的主题班会,带领学生深入工厂生产实习或参观访问……每当这些活动取得成功时,我的心田就格外地甜蜜和幸福,深感自己正在用平凡的劳动把一个个美好的心灵塑造。


追求


“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。”那么,我追求的作为是什么呢?

作为一名从小受到党的良好教育的中年人,我追求像马寅初、雷锋、焦裕禄、蒋筑英那样的严于律己、刻苦工作、无私奉献、光明磊落。

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我追求教育方法的改革,课程质量的提高,时间效益的优化,政治理论教育的吸引力、说服力和战斗力。作为一名江苏化工学院的园丁,我更追求本校毕业生个个成材,出类拔萃。

爱因斯坦说得好:“现在,大家都为了电冰箱、汽车、房子而奔波、追逐、竞争。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。但是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,他们追求理想的东西,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,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。”的确,我院的广大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都在追求理想和真理,我们的内心是自由和安宁的。


(摘自1988年5月25日《江苏化院报》第11期第四版)


常州大学40周年校庆办公室
地     点:常州大学武进校区文正楼601室
联 系 人:刘  峰   王金立
联系电话:0519-86330078   86330240(传真)
联系邮箱:xq40@cczu.edu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