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落常州最早的本科院校

   发布时间: 2018-03-25    访问次数: 704

驻落常州最早的本科院校


朱净之


“千年读书地,现代创新城”。重教崇文是常州的优秀传统。从隋、唐而至清末,常州学子在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以上功名的多达两千余人。北宋大观年间,宋徽宗集天下贡士会试于汴京,一科录取的300名进士中,常州府得中者53名,皇帝特颁“推恩令”嘉奖,常州教育之隆盛可见一斑。可是,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,在苏州、无锡、扬州、镇江等兄弟城市相继创办本科大学的同时,常州的高等教育阵地却依然是一片处女地。

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龙城,常州高教史才出现了零的突破。江苏工业学院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诞生成长、同步运行的,其前身江苏化工学院的建立,宣告了常州无大学历史的终结。

1978年初,十年动乱刚刚结束,百废待举,人才奇缺,石化、电子等新兴支柱产业人才饥荒尤为严重。江苏省为了向建设中的大型石化企业输送人才,积极贯彻国家扩大高校招生的指令,决定由南京化工学院建立三个新的分院,即南京分院、无锡分院和常州分院。510日,设在锡惠公园忍草庵的“无锡化工分院”挂牌开学,首届新生208名,设基本有机合成和化工机械两个四年制本科专业,先后调配专业教师17名,任命的领导班子成员有常焕文、洪奇、金延、徐野、李惠进等。与此同时,常州市委从化工、纺工、教育、交通几个系统抽调来37名教职工,动员化工企业捐献了一批桌椅,依靠常州化工厂的幼儿园和一幢宿舍楼,挂出了“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”的牌子,首届招生有机、化机两个本科专业92人。1978522日,常州分院举行开学典礼。李清、羊淇、徐国权先后受命组成领导班子。襁褓中的无锡分院和常州分院面临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大得多, 师资问题、经费问题、设备问题、校舍问题、立户问题、办学前途问题,像一块块巨石压在创业者和莘莘学子的肩头。可是,越是在困难的时候,人的精神力量往往越大。几十名教职员工,硬是发挥闯劲、韧劲和拼命精神,群策群力,和衷共济,一面招纳师资,一面自己动手创造和改善教学和实验条件,保证了师生最基本的教学和生活之需。好在这一届学生素质特好,他们大多数插过队,务过工,优越感少,现实观强,学习热情高,知识吞吐量大,生活上粗茶淡饭,甘之如饴;学习上含英咀华,惜时如金。破庵陋园新大学,在艰难困苦中培养人才,体现着获得新生的古老民族强烈的复兴精神。

一周年后,锡、常两个分院面临第二届招生而困难仍十分严重。省化工厅胡翠华厅长、顾静副厅长向省政府报告,决定将常州分院并入无锡分院,校址由惠山的忍草庵迁到太湖马山原市“五七”干校校区,新组建的无锡分院为1200名学生规模,实行省、市双重领导,以省为主。1979年,招收第二届有机和化机各一个小班62人,两届学生共359人,在马山新校举行第二届开学典礼。198017日,省委组织部批准成立中共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党委,施乐尧任书记兼院长,徐野任副书记,洪奇、金延、李惠进任副院长、党委委员。

在分院党委的领导下,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,在物质供应十分紧缺的困境中,开创了分院的良好局面。到1981年上半年,党政和教学业务机构基本建全,80万基建投资批下来了,图书、仪器、设备一批批购进来了,师资力量也加强了,拥有两系一部17个教研组186名教职工,三届学生489人,实验室8个,藏书3万余册,一所新生的高校初具形态。

然而,当时孤立在万顷碧波中的马山半岛,并不是办大学的理想之地,信息沟通、学术交流、物资供应、社会服务等都是难题。针对这一情况,省政府接受常州市的主动请缨,于19801229日决定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改名为江苏化工学院,报国务院批准,并从无锡搬迁至常州建设新校址。这也成了当时江苏省省长惠浴宇“这辈子要办的最后一件大事。”

为了迎接学院搬迁,常州市委决定把市委党校原址作为学院扩建基地,先后任命徐爱如、徐国权、陈继云、徐祗龙为常州办事处正副主任,负责建院和搬迁等筹备工作,并派出副市长孙维峰一行到无锡接谈迁校事谊。19816月中旬到7月底,无锡分院顺利完成搬迁,移师常州。711日,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江苏化工学院。 910日,省委批准建立中共江苏化工学院委员会,任命施乐尧为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,朱永为副院长,徐爱如为副书记兼副院长,徐野为副书记,孙载坚为副院长。1981917日,“江苏化工学院成立暨开学典礼大会”隆重举行,省、市领导莅临。是日下午,吴文英副书记代表常州市委在红星剧院举行“江苏化工学院成立联欢大会”。至此,江苏工业学院完成了草创过程,翻开了开拓发展的新篇章;常州人民也终于圆了“大学梦”!

1984年,江苏省和中国石化总公司联手办大学,江苏化工学院成为早期走地方政府与国家部委联合办学新路的高校。1992年学校体制转归“中石化” 直属,并更名“江苏石油化工学院”,2000年复调整为以江苏省为主、与“中石化”共管的高校。在新体制下,学院得以积累充实、巩固提高,走向成熟。2002年,学校更名“江苏工业学院”,跨上了深化改革、全面发展的快车道。到2008“而立”之年,学院已建成拥有白云和武进两个校区、13个二级学院、涵盖工、理、文、经、管、法6大学科、43个本科专业、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、1600名学本科生、850名研究生、1200名教职工(其中高级职称450人,教授105人)、20000余名毕业生的规模,为下一步格升为“大学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进入21世纪以来,常州高等教育飞速发展,大专院校由几所扩张到十余所,并建成了名闻遐迩的高等职业教育园区“常州科教城”,而江苏工业学院始终居于领跑位置。常州市政府王伟成市长在庆祝该院30周岁生日讲话中说:“江苏工业学院是驻落常州最早的本科院校”,也是常州“地方的龙头高校”。

风雨兼程三十载,桃李芳菲遍九州。“江工人”没有辜负“最早”、“龙头”的荣誉,坚持实施“人才强校”、“科技兴校”、“教育国际化”三大战略,勇担责任、追求卓越,励精图治,奋力拼搏,在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基本建设和开放办学等方面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,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,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“优秀”的品牌,获得3项国家级科技大奖,主要科技学术指标跃进全国高校的前200名,专利授权名列全国百强高校,实至名归,赢得了海内外各界广泛的赞扬、支持和合作。今日的江苏工业学院正在厉兵秣马、再接再厉、满怀豪情地向着开放性、有特色、教学科研型的“江苏工业大学”的新目标挺进!


常州大学40周年校庆办公室
地     点:常州大学武进校区文正楼601室
联 系 人:刘  峰   王金立
联系电话:0519-86330078   86330240(传真)
联系邮箱:xq40@cczu.edu.cn